钢结构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。现有教师18人。其中教授6人,副教授5人,讲师7人,16人具有博士学位,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,硕士生导师11人,具有海外经历教师10人,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,享受国务院“政府特殊津贴”1人,江苏省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名师1人,江苏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资助对象4人,“333工程”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、江苏省高校“青蓝工程”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、江苏省“双创博士”3人。
研究所成员参与编制了《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》。主、参编教材6部,其中《钢结构基础》和《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》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,《钢结构基本原理》和《钢结构设计》为住房城乡建设部土建类学科专业“十四五”规划教材。主持省部级教改课题10余项,其中《20年磨一剑—与国际等效的中国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制度的创立与实践》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、《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研究所在钢结构、组合结构抗震及结构抗火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。参与编制了国家/行业/省级各类规范(标准)9部,主要包括:《钢结构通用规范》、《钢结构设计标准》《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》《交错桁架钢结构设计规程》等。近年来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累计17项,省部级、市厅级及横向课题50余项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,省部级奖项10项,出版学术专著2部,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,其中SCI、EI论文100余篇。
研究所积极服务社会,多位教师作为专家参加了苏州和周边地区重大项目论证、咨询等工作。近年来主要工程服务项目包括:苏州独墅湖高教区主入口的雕塑钢结构设计(现为苏州市最大的钢结构雕塑)、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施工监控(建党百年重点工程)、苏州现代传媒广场施工监控、2022北京冬奥会“雪游龙”赛道钢-木组合屋架静载测试、苏州科技大学馆(场)钢结构屋盖设计、苏州市吴中大道“和风”雕塑钢结构设计等。